您好,欢迎来到毛织网! | 免费注册
毛织网
全国服务热线:
毛织网公众号
毛织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了解最新动态
毛织网小程序
毛织网小程序
了解最新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毛织常识>人像印花棉布

人像印花棉布

文章来源:毛织网编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7-02-24 08:38 浏览:5825
摘要:棉布没有丝绸绚丽的外表和张扬的个性,却以柔软、耐用、贴身适体等特性,深受世人喜爱。新疆是我国最早使用和出产棉布的地区之一,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开始生产棉布,1996年考古人员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棉布;1959年民丰县尼雅出土的男女古尸穿的白布裤子都是用棉纤维织成的。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在洛浦县山普拉、尉犁县营盘和吐鲁番阿斯塔那等地的墓葬中,均发现了棉布,但有一块棉布以其独特纹样图案和神秘

棉布没有丝绸绚丽的外表和张扬的个性,却以柔软、耐用、贴身适体等特性,深受世人喜爱。新疆是我国最早使用和出产棉布的地区之一,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开始生产棉布,1996年考古人员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发现了西汉时期的棉布;1959年民丰县尼雅出土的男女古尸穿的白布裤子都是用棉纤维织成的。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在洛浦县山普拉、尉犁县营盘和吐鲁番阿斯塔那等地的墓葬中,均发现了棉布,但有一块棉布以其独特纹样图案和神秘传奇的色彩,受到纺织史和艺术史研究者的关注,那就是尼雅遗址发现的集纺织、印染、美术为一体的蜡染蓝白人像印花棉布。

阿迪力·阿布力孜-棉布上的女神德墨忒尔

人像印花棉布是1959年在民丰县尼雅夫妻合葬墓里发现的,出土时覆盖在尸体的腿部。棉布残长89厘米,宽48厘米,虽然不够完整,但图案十分清晰精美。棉布中心部分已经缺失,只能见到半只赤裸的脚及一段狮尾。所幸的是,在它的左下角有一个大约32厘米见方的方框,框内画有一个半身女神像。女神胸怀袒露,侧身斜视,神情安详恬静,身后有圆形光环。她的颈上及臂上都有装饰品,手中持有一个角状长筒容器,容器内盛满了果实。

棉布下方的图案一度被认定为中国龙,但是奇怪的是,“龙”没有爪,上下皆是振翅欲飞的鸟,还有一只怪兽咬着“龙尾”,几种疑问相叠加,让专家们有了新说法:“龙”非龙,其实是摩羯鱼。这种鱼和金翅鸟正是佛教中的吉祥物。而棉布中部,即原完整图案的主体,仅现存一只人脚和一只狮爪,这个女神最初曾被当作是佛教中的菩萨像,这块棉布也曾被看成是从印度输入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有学者们认为此图系希腊风格,图中装满谷物的角状容器并非佛教的法器,而是希腊神话中的丰饶之角,图中的女神不是佛教中的菩萨,而是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德墨忒尔(Demeter)。后来又有学者通过与贵霜王朝金币上的图案进行对比,认为棉布上的女神应是中亚的丰收女神阿尔多克洒(Ardochsho),这种器物曾在中亚地区风行一时,是用来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这支角状容器如同中国的聚宝盆,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

而笔者经过细心观察与研究,则认为棉布中的女神应该是德墨忒尔。德墨忒尔是希腊十大女神之一,是司掌农业的谷物女神,亦被称为丰饶女神。她是和平之神克洛诺斯女儿,是天神宙斯的姐姐。她的形象是一个和善的女人,头戴谷穗做成的花冠,手持火炬和果篮,气度高雅。她有时驾着由马或龙拉的战车,有时步行,有时和她的女儿一道坐在王位上,有时和特里普托勒摩斯在一起。

德墨忒尔在希腊人心中被认为是谷物的化身。古希腊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所以在希腊很早就开始了对大地的崇拜,大地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的源泉。而德墨忒尔原先只管土地的丰饶,后来才成为农业的保护神。据说她态度十分温和,脸上总是洋溢着

热情的笑容,掌管着植物的生长,孕育出地上的生命。她教会人们耕种,给予大地生机,把人类从打猎、放羊为生的低级文明中解救出来。

新疆古代棉纺织业保持领先水平

这件印花棉布上的图案内容无疑是十分丰富的,而其散发的神秘色彩也令人遐想,那么作为这件作品的载体,西域棉布从何而来呢?在生产棉花和棉纺织方面,印度要比西域早很多,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已经能够生产棉布了。大约在东汉末年,棉花种植技术才由印度传到西域,后来又由西域传入中原。东汉末年西域生产的棉花以鲜洁闻名于中原地区。魏文帝曹丕曾说:山西黄布以细,乐浪练帛以精,江苏、安徽太未布以白出名,但其鲜洁程度比不上西域的棉布。据《梁书·高昌传》记载,吐鲁番绿洲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普遍种植棉花并开始用来织布。吐鲁番高昌时期(公元6世纪)的墓葬中出土过丝、棉交织的锦和白棉布;于田县北朝墓葬中出土过用棉布制成的褡裢和蓝白印花棉布;在吐鲁番阿斯塔那还发现过和平元年(公元551年)借贷棉布和银的契约。从这份契约可以看到一次借贷棉布可达60匹之多。这些出土的实物,印证了当时西域地区棉植业之普及。

南北朝以后,西域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密切,流入内地的棉布也逐渐增多。南朝帝王大臣往往多用棉布制作衣服。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北地区生产的棉织品,流入中原的数量惊人。唐朝上元年间,高昌地区为支援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曾以赊放的方式收集大批军需叠布运往中原。直至9世纪以后的高昌王国时期,才有了植棉和织布业。

后来棉花的栽培技术传入内地,但种植范围比较小。宋元时,我国内地植棉区仅限于陕、甘、闽、粤。到了明代,全国各地才开始广泛种植棉花。棉布传入内地后,长期以来受到中原人民的喜爱,不仅对改善我国各族人民的衣饰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的植棉和纺织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最早的版画作品

很多研究者把这件人像印花棉布列为版画作品,而版画是当今世界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之所以把这件人像印花棉布列为版画作品,学者们推断,棉布上传奇色彩的图案,采用的是雕版镂空印花的方法。首先要将图案用刀雕刻在木板上,呈镂空状,然后将木模板放在棉布上,镂空的部位涂上防染剂,揭去镂空模板,棉布上留下了十分精美的图案。这件作品集纺织、美术、雕刻、印花为一体,不仅在中国纺织印染史,而且在美术史上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1988年人像印花棉布远渡东瀛,在日本町田市国际版画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版画两千年展》中展出,陈列在450件古代版画作品首个位置,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版画作品。

尼雅遗址出土的人像印花棉布表明,在1800年前西域古代居民,有可能就掌握了这种雕版印花技艺。这件棉布上的图案,历经1800余年,没有那么新鲜浓艳了。神女、摩羯鱼、追逐的小鸟,来路不明的人脚、狮尾,都被栩栩如生地雕印出来。可惜的是墓葬里没有发现雕刻的模板,给后人留下的是千古传奇,令人遐想不已。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而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的这件人像印花棉布,要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早约一千年左右。

 


推荐阅读

加入织信通会员
享受旺铺特权